[简答题]
阅读《咬文嚼字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
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,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,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,并且自鸣得意。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“套板反应”(stock response)。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“套板反应”,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,因为就作者说,“套板反应”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;就读者说,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。
A.从这里看,“套板反应”有何危害?
B.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C.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?
正确答案: 学习难度:

题目解析:

A.“套板反应”产生陈词滥调,危害:1从作者看,它根本就不是创造:2从读者看,它不可能有新鲜而真切的情趣。
B.演绎法。
C.陈词滥调是“套板反应"心理的产物,是文学创作的大敌。也可以说,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。
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
领取2025自考考前押题
提示:我们将把押题资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您的手机
自考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,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
最新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,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
支付方式
  • 微信
  • 支付宝
支付金额3380.00元
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《服务协议》

请输入你的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