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该项工程,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:
事件1:根据设计要求,承包人在预制场立模、普通钢筋制作、箱梁混凝土浇筑、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。下料长度根据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、锚夹具厚度、千斤顶长度、墩头预留量进行计算。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。
事件2: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,孔道应在48h之后进行压浆。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时,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;对结构或构件中以上下分层设置的孔道,应按先上层后下层的顺序进行压浆。同一管道的压浆应连续进行,一次完成。压浆应缓慢、均匀地进行,不得中断,并应将所有最高点的排气孔依次打开和关闭,使孔道内排气通畅。
压浆后,施工单位填写了孔道压浆施工记录:压浆材料、配合比、压浆日期、搅拌时间、出机初始流动度、环境温度。
问题:
1.事件1中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?说明理由。补充下料长度计算的参数。
2.写出关键线路。计算工期为多少个月?
3.如果工作C和工作G共用一台施工机械,且只能按顺序施工,该网络计划如何调整较为合理?
4.判断事件2中压浆的措施是否正确,若不正确,请改正。
5.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记录还需填写哪些项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