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城市桥梁工程,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,承台最大尺寸为长8m、宽6m、高3m,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。跨越既有道路部分,梁跨度30m,支架高20m。
桩身混凝土浇筑前,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,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,导管埋深保持在0.5~1.0m左右。浇筑过程中,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。后经检测表明1号桩出现断桩。在后续的承台、梁体施工中,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:
(1)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编制了专项方案,采取了如下防裂缝措施:①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;②根据施工正值夏季的特点,决定采用浇水养护;③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大石块。
(2)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、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,并立即投入使用。
(3)跨越既有道路部分为现浇梁施工,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,为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,并对支架强度作了验算。
问题:
1.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,并给出正确做法。
2.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,并改正。
3.补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。
4.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?说明理由。
5.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?
  • 1、[材料题]
    问题:
    1.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,并给出正确做法。
    2.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,并改正。
    3.补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。
    4.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?说明理由。
    5.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?
    • A
      查看解析
    正确答案:A 学习难度:

    题目解析:

    1.技术交底存在的问题: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。
    正确做法:技术交底应书面进行,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,并归档。
    2.(1)错误之处一: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离开现场。
    正确做法: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。
    (2)错误之处二: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,导管埋深保持在0.5~1.0m左右。
    正确做法:开始灌注混凝土时,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~500mm;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.0m;在灌注过程中,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~6m 。并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,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。
    3.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还有:减少浇筑层厚度;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;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,减少水泥用量;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,通水冷却;采取温控措施,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。
    4.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不正确。
    理由:张拉设备本身应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校验合格;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,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。
    5.对支架除进行强度验算外,还应验算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。
    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
领取2025二级建造师考前押题
提示:我们将把押题资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您的手机
二级建造师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,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
最新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,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
支付方式
  • 微信
  • 支付宝
支付金额3380.00元
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《服务协议》

请输入你的问题